近年来,数据人才越来越受重视,为此,不少高校陆续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这些院校都在哪里?哪些“双一流”大学开设了该专业?培养方案都有什么特色?2020年高考现已放榜,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了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为广大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2016年,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本科专业首先获得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到了2020年,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达612所,五年期间增长了203倍。
从地域分布来看,除了青海省,全国共有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河南省最多,共有41个高等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其次是山东、广东、湖北、江苏四省,设立了该专业的院校均超30个。新疆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一共有8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
另一个更年轻而又紧密关联的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在2019年首次获批,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35所院校首度尝鲜。2020年获批院校增至215所,覆盖27个省级行政区。
“双一流”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教育方面自然不甘落后。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35所“双一流”大学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有25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其中17所院校同时开设了这两个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属于多学科“兼修”的专业,旨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具备大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然而,各“双一流”高校对该专业的理解不完全一样,鲜明地体现在开设该专业的学院上。它们多将该专业开设在信息类学院、数学与统计类学院以及计算机类学院之中。其中,共有11所“双一流”高校委托信息类学院开设该专业,如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都将该专业开设在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下,兰州大学、湖南大学与新疆大学则将其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之下。
最能体现其交叉特色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以及中国海洋大学三所学校,该专业都是由多个学院联合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将其开设在统计学院,由统计学院、信息学院、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数学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厦门大学则由经济学科和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一起授课。中国海洋大学则依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和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共同建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
另外,从培养方案上也能窥见其交叉特征。多个院校要求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上,还要修读一门其他专业的课程。如北京大学规定,“数据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前两年将主修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后两年将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修金融、医疗、生物、人文、社科、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方面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相关课程,并参与实际处理这一些数据的一些项目”。
目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或理学。在开设该专业的“双一流”高校中,36.67%的院校授予理学学位,63.33%授予工学学位。
而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则根据所在学院的不同,授予了不同门类的学位。如电子科技大学的两个学院皆开设了此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授予工学学位,而数学科学学院则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相对地,人工智能专业的学位授予门类则全部为工学。
在多个“双一流”高校的培养方案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般有两条发展路径,其一是继续深造,毕业生可以报考国内外数据科学、数学、统计、计算机或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其二是就业,可以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行业,从事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从就业的角度看,大数据主要包含三大工作规划方向:大数据系统研发类人才、大数据应用开发类人才、大数据分析类人才,各自基础岗位一般为大数据系统研发工程师、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和数据分析师。根据职友集的数据,2020年全国大数据类岗位的工资为平均每月12400元,较全国平均薪资的7700元,高出60%。
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建设中,各“双一流”高校也很注重师资力量的积聚。开设了该专业的院校中,共有6位两院院士成为学科带头人,如北京大学的高松院士与鄂维南院士,南开大学的马志明院士、吉林大学的董韫美院士等。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综合考察各高校的师资、教学等情况,对全国开设数据科学和AI专业的高校进行了排名。结果显示,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复旦大学是目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排名最高的三所高校。
北京大学排名第一,这与其雄厚的专业实力以及先人一步的魄力不无关系。早在2014年,北大即成为国内首个具有特色交叉学科“数据科学”博士和硕士授予点单位。在此基础上,2015年学校依托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心理学、社会学、金融学等学科的优势,设立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成为国内第一批开设此专业的院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我国第一批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之一。作为前十名中唯一一个非“双一流”院校,它在经贸、金融、国际商务等领域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因此在培养“财经类+大数据”的专业人才上拥有很难来做比较的优势。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各大高校官网;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