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国家数据局公布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经济发展领域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得到显现,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培育一批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数据交易规模增长1倍,场内交易规模大幅度的提高等。
从重点行动来看,主要有12个领域,包括数据要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数据要素×智慧农业,数据要素×商贸流通,数据要素×交通运输,数据要素×金融服务,数据要素×科学技术创新,数据要素×文化旅游,数据要素×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应急管理,数据要素×气象服务,数据要素×智慧城市,数据要素×绿色低碳。
比如在数据要素×智能制造方面,要创新研发模式,支持工业制造类企业融合设计、仿真、实验验证数据,培育数据驱动型产品研制新模式,提升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推动协同制造,支持链主企业打通供应链上下游设计、计划、质量、物流等数据,实现敏捷柔性协同制造。
在数据要素×科学技术创新领域,推动科学数据有序开放共享,加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野外台站、科研仪器、科学计算等产生的各类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在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上,提升科学数据复用价值。以科学数据支撑产业创新,面向药物研发、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发、高新技术研发等领域企业,提供高质量科学数据资源与知识服务,助力提升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以科学数据支持大模型开发,深入挖掘包含科技文献在内的各类科学数据,通过细粒度的知识抽取,构建科学知识资源底座,建设高质量语料库和基础科学数据集,支持开展通用AI大模型和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
就在11月25日举行的2023全球数商大会开幕式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就曾提出国家数据局将围绕发挥数据要素乘数作用,与有关部门一道,研究实施“数据要素X”行动。
他说,数据具有规模报酬递增、非竞争性、低成本复用的特点。作用于不同的主体与不同的要素结合,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倍增效应。通过在各行业、各领域加快数据的开发利用,可提升各类要素协同效率,找到资源配置最优解,突破产出的边界,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
具体表现为,协同实现全局优化,提升产业运行效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复用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释放数据新价值,拓展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空间;以融合推动量变产生质变,催生新应用、新业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比如通过打通制造业产业链的数据,可实现供应链上下游零部件厂与主机厂的高效协同和研发制造,有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供应链成本,创造更高质量、更好性能的超高的性价比产品。
刘烈宏说,数据规模越大、种类越多,产生的信息和知识也越多,创造价值的空间就越大,不一样、不同维度的数据聚合后还可能从量变引发质变,获得意料之外的价值。
根据意见,在强化保障支撑方面,提出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在科研、文化、交通运输等领域,推动科研机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技术服务商等开展行业共性数据资源库建设,打造高质量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集。加强公共数据资源供给,支持在重点领域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
此外,意见提出加强资金支持。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实施“数据要素x”试点工程。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发挥相关引导基金、产业基金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数据产业。支持数据商、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上市融资。